千年石洞空苔藓,不见当时洞里人。
百尺岩花摇碧落,几条烟柳绝红尘。
已知世上还醒少,莫怪山中打睡频。
细检断碑愁注目,贞元徒识守藩臣。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石经洞 - 一个古老的洞穴,其墙壁上刻有古文或经文。这些文字经过千年风化,苔藓斑驳,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 译文:千年石洞空苔藓,不见当时洞里人。
  • 注释:“石经”指的是刻在石头上的文献,“石洞”则是这些文献的载体。由于时间久远,这些石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无法辨认出当初刻写的内容或人物。
  1. 百尺岩花摇碧落 - 描述一种景象,岩石上生长着各种植物,花朵繁盛,仿佛能触及天空。
  • 译文:百尺岩花摇碧落,几条烟柳绝红尘。
  • 注释:“碧落”在这里指代高空,形容花树之高,似乎触及到天空。“红尘”通常用来形容世俗的繁华,但此处可能暗指世俗的尘埃或喧嚣。
  1. 已知世上还醒少,莫怪山中打睡频 - 这句话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认识和感慨。虽然世间仍有清醒者,但大多数像诗人一样选择逃避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
  • 译文:已知世上还醒少,莫怪山中打睡频。
  • 注释:“醒少”意味着清醒的人不多,而“打睡频”则表示许多人选择逃避现实,沉溺于睡眠之中。
  1. 细检断碑愁注目 - 诗人对历史的断壁残垣产生深深的感慨和忧虑。
  • 译文:细检断碑愁注目,贞元徒识守藩臣。
  • 注释:“断碑”指的是断裂或损坏的石碑,“愁注目”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历史遗迹的深切关注和忧愁。
  1. 赏析
    这首诗以石经洞为引子,通过描绘其荒凉、无人问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历史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感叹。诗中的“百尺岩花”和“几条烟柳”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远离尘嚣、遗世独立的图景。然而,诗人最终意识到,即使是这样的地方也难以逃避世事的纷扰。结尾处,通过提及“贞元徒识守藩臣”,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自己身处乱世的无奈与悲叹。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