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腰斧履巉岩,采得柴荆日暮还。
万树参差横岭畔,数声欸乃出云间。
息肩共话投林乐,联步都忘负重艰。
独惜栖鸟犹未隐,多应惊起过前山。
尖峰樵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尖峰樵唱》—— 诗中之林
明代诗人邓伯凯的《尖峰樵唱》,一首充满山野气息的律诗,让我领略了古人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的深刻体悟。这首诗以清晨劳作的情景开篇,描绘了一个黎明时分的樵夫在陡峭的山岩上挥斧伐木的画面。他的背影显得孤独而坚韧,仿佛是对大自然最深沉的赞美。
诗中“淩晨腰斧履巉岩,采得柴荆日暮还”这句,生动地表达了劳作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传递了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以及面对艰难险阻时的乐观与坚强。这种精神力量,穿越千年仍能触动现代读者的心灵。
诗中的“数声欸乃出云间”,用“欸乃”这一古老的渔歌形式,巧妙地点明了樵夫工作的节奏感,也暗示了山林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这种生活状态在现代社会往往被忙碌与喧嚣所取代,而《尖峰樵唱》却以其独特的韵味,提醒我们回归本真,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简单与纯粹。
诗的后半部分,“息肩共话投林乐,联步都忘负重艰”,“独惜栖鸟犹未隐,多应惊起过前山”。这些句子不仅描绘了樵夫们相互交流的快乐时刻,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界其他生灵的关怀以及对未知未来的敬畏之情。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是现代人极为向往的。
读完《尖峰樵唱》,我不禁思考: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里,我们是否还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那份来自山林的清新与宁静?或许,我们应该从古人的生活方式中汲取灵感,学会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平衡,让心灵得到真正的休息和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