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湖晚步同黎惟和赋

长江宛转入湖清,十里波光见月明。
隐隐暮烟三岛没,漪漪流水两桥平。
隔林香霭疑禅定,曲岸风回送水声。
芳树斜阳无限思,堤边孤舸有桡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丰湖晚步同黎惟和赋 作者邓时雨

在明神宗万历年间,一位名叫邓时雨的文人以其卓越的文才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丰湖晚步同黎惟和赋》便是那个时代文化瑰宝的代表,至今仍让人叹为观止。

邓时雨,字君肃,是明朝的一位诗人。他出生于从化,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据记载,他在明神宗万历时期就已经声名远扬,他的才华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还有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历史的独特见解。

《丰湖晚步同黎惟和赋》是邓时雨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描述了长江入湖后的宁静美景,十里之外的湖面上波光粼粼,映着皎洁的月光。三岛隐约可见,而两桥则静静地横跨水面。诗中还描绘了隔林的香霭如同禅定般静谧,曲岸上水声轻送,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邓时雨以简洁而又深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并抒发了他的心境与哲思。这首诗不仅是邓时雨个人情感和审美观的体现,也是明朝文人精神风貌的反映。

当我们再次品读《丰湖晚步同黎惟和赋》时,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邓时雨的这首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艺术展现,更是他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