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陈荆山方伯病免

解组亦常言,斯人何其果。
才见北来鸿,俄闻南下舸。
故人俱还山,酒钱谁寄我。
嗟彼四海人,何限不举火。
拯物岂不怀,仕路方坎坷。
朱颜俗所轻,空自怜婀娜。
同心渺天末,难鼓山阴柁。
酌我犀角杯,遥思浇磊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闻陈荆山方伯病免》是明代诗人赵南星的作品。以下是对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赵南星是明真定府高邑人,字梦白,号侪鹤,又号清都散客。他于万历二年进士及第,曾任汝宁推官、户部主事等职。在官场中,他因直言进谏触怒了当时的权相,几遭贬斥,但最终名望大增。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原则,被后世誉为“三君”之一,与邹元标、顾宪成并驾齐驱。
  1. 诗词原文
    解组亦常言,斯人何其果。
    才见北来鸿,俄闻南下舸。
    故人俱还山,酒钱谁寄我。
    嗟彼四海人,何限不举火。
    拯物岂不怀,仕路方坎坷。
    朱颜俗所轻,空自怜婀娜。
    同心渺天末,难鼓山阴柁。
    酌我犀角杯,遥思浇磊砢。

  2. 诗词注释

  • “解组”指的是辞官归隐。
  • “才见北来鸿”是指刚刚收到远方朋友书信的情景。
  • “故人俱还山”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 “酒钱谁寄我”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
  • “嗟彼四海人”是指那些四处漂泊的人。
  • “拯物岂不怀”表示自己虽然心怀拯救世界的意愿,但却面临重重困难。
  • “同心渺天末”是指共同的理想或情感难以实现。
  • “酌我犀角杯”是指在困境中饮酒以消愁。
  • “遥思浇磊砢”表示通过饮酒来思考人生和未来。
  1. 诗词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赵南星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仕途艰难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在面对困难时的心态和态度。
  • 诗中的“解组”、“故人”等词语透露出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矛盾感受,既有追求正义的勇气,也有无奈现实的挣扎。
  • 整首诗语言简洁却含义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追求。
  1. 创作背景
  • 《闻陈荆山方伯病免》的创作时间未明确,但根据内容推测,可能是在赵南星仕途不顺或遭遇困境时所作。这首诗可能也是他对自己政治生涯的一种回顾和总结,或者是在某种特定的情感触发下产生的感慨之作。

《闻陈荆山方伯病免》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赵南星个人经历和心路历程的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当时社会的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