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佥宪

十年簪笔侍鹓行,此日承恩出建章。
锦诰回鸾新雨露,铁冠峨豸旧风霜。
七闽有幸来常衮,四海惟应数范滂。
去去莫辞行迈远,九重威德待宣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赵佥宪》是明代诗人邓林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赵佥宪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和文人的思想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送赵佥宪》

  1. 作者简介
  • 作者邓林:邓林,字士齐,广东新会人,明代诗人。他的作品多以表达其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为主,体现了明初文人的风貌。
  • 作品特点:《送赵佥宪》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而著称,通过描绘与赵佥宪的交往,抒发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及个人理想抱负的追求。
  1. 诗词原文
    十年簪笔侍鸳行,此日承恩出建章。锦诰回鸾新雨露,铁冠峨豸旧风霜。七闽有幸来常衮,四海惟应数范滂。去去莫辞行迈远,九重威德待宣扬。

  2. 诗句解析

  • “十年簪笔侍鸳行”:意指过去十年里,诗人在官场中勤于政事,如同鸳鸯相伴般和谐。
  • “锦诰回鸾新雨露”:比喻赵佥宪得到皇帝的宠爱和提拔,就如同被赐给新的雨露滋润一般。
  • “铁冠峨豸旧风霜”:形容赵佥宪历经磨难,如铁冠峨豸(古代官员头上所戴之帽,形状像龟壳、蛇皮,象征尊贵和威严)一样,历经风雨,却依然坚韧不拔。
  • “七闽有幸来常衮”:指赵佥宪来自福建地区,有特殊的荣光和幸运。
  • “四海惟应数范滂”:比喻赵佥宪如东汉时期的名臣范滂一般,受到天下人的敬仰。
  • “去去莫辞行迈远”:表达了对赵佥宪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同时勉励他前程远大,勿忘初心。
  • “九重威德待宣扬”:意味着皇帝的威严和恩德值得广泛宣传和传颂。

邓林的《送赵佥宪》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深入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对社会责任的认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