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风吹客槎,遥从锦水到京华。
闲游上界神仙府,回访瀛州宰相家。
金缕歌残人已醉,重阳节近菊初花。
明朝又向都门别,相望相思天一涯。
送刘庆良还重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刘庆良还重庆》是一首明代的诗歌,作者是邓林和谢迁。该诗通过描绘刘庆良离开京城后前往四川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及对旅途平安的祝愿。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形式,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诗中“八月秋风吹客槎”开篇即以秋天的萧瑟氛围渲染出旅途的艰辛与远行之人的心情。接着,“闲游上界神仙府”和“回访瀛州宰相家”二句,诗人通过对比,将友人的旅行地点与自己心中的向往相映衬,既表达了对友人行程的尊重,也透露出诗人自身的志向。
从文化背景上考虑,邓林和谢迁作为明代文人,其作品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这首诗中,“乡评推世德,家庆擅华名。桂籍方钟秀,兰阶剩茁”,这些句子不仅赞美了刘庆良的家庭背景和品德,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自身对于学问和道德的重视。这种文化的传承和推崇,使得整首诗歌不仅仅是对一个旅程的描述,更是一次文化和思想的交流。
王夫之在诗中提及“蒸江漱玉绕苍汀,玳瑁霜云拥翠屏”,这样的描写不仅生动地勾勒出四川地区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诗人深厚的艺术素养。他能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美好祝愿。
诗的结尾“归向湘山高顶望,应曕南极老人星”寓意深远。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友人返回家乡的祝福,也隐含了对旅途平安和成功的期望。同时,通过使用天文元素,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希望和祝福寄托于更为广阔的空间之中,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送刘庆良还重庆》不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它通过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的情感表达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能从中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