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吹冷薜萝衣,泉石膏肓不可医。
丹鼎久遗龙虎诀,碧梧栖老凤凰枝。
徒闻天上招长吉,无复琴边遇子期。
欲起彭殇问修短,九原瞑目恐无时。
挽石泉陈处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石泉陈处士》是明代诗人邓林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不仅在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成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详细的介绍:
作者简介:邓林,明代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又字观善,号退庵。他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其生平事迹也颇为丰富。
诗歌原文:首句“山风吹冷薜萝衣”描绘了环境的清冷与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泉水石膏肓不可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健康状况的忧虑及无力回天的无奈感伤。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刻画了一位文人在政治风波中遭遇不幸后的孤独与哀愁。
艺术特色:邓林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来折射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得作品既有视觉美感,又有情感深度。
文化价值:邓林的诗歌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艺术风格,还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通过对邓林诗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加深入地把握明代的文化氛围和历史背景。
后世影响:邓林的诗歌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表达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观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范例。
《挽石泉陈处士》不仅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与个人感慨的诗歌,也是了解明代文人心态和文化背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古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