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皎皎

烛烛明月光,照我西南隅。
白露变严霜,岁序忽以除。
揽衣起踯躅,所思万里馀。
梦见匪无欢,觉后空踌蹰。
离忧勿复道,涕下沾裳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对不起,我不会作诗。

《明月何皎皎》是汉乐府民歌中的名篇之一,原题为“明月上高楼”,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选》,其内容如下:

明月何皎皎,照积雪阳春前。思君如满月,夜夜长不歇。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在寒冷的冬日夜晚思念远方的人儿的情景。月亮高悬于天空,照亮了白雪皑皑的山川和广阔的原野,而他心中所想之人如同那皎洁明亮的圆月,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日夜难眠。这种情感表达出了一种深深的孤独与寂寞。

这首诗通过明月的形象来象征思念之情,并且用“满月”来形容主人公对远方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期盼,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整首诗语言简洁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