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怀闽中诸友

潞河今夜月,却望晋安城。
少谷堂犹在,东峰花正明。
旅愁存世故,乡梦逐人情。
展转怀诸子,风沙吾独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善夫的《对月怀闽中诸子》是一首充满深情的五言律诗,通过对月亮和家乡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生平:郑善夫,字继之,号少谷,明代福建闽县人,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因愤嬖幸用事而弃官归。正德初年,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以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

  2. 诗歌原文:潞河今夜月,却望晋安城。
    少谷堂犹在,东峰花正明。
    旅愁存世故,乡梦逐人情。
    展转怀诸子,风沙吾独行。

  3. 诗歌注释:《对月怀闽中诸子》是明代诗人郑善夫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押韵整齐。其中“潞河”、“晋安城”等词汇,均指代了当时的地理位置或地点。

  4. 作品赏析:郑善夫作为一代文人,不仅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其诗文也颇具影响力。《对月怀闽中诸子》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诗中的“潞河”和“晋安城”等元素不仅代表了地理上的关联,也象征着作者与故乡及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他对过去时光的怀旧之情。

  5. 写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复杂且充满历史意义。郑善夫曾在宦海中历经波折,因不满宦官专权而辞官归乡。然而,当他在仕途上受挫后,又重新回到京城,继续他的官场生涯。在这个过程中,他深感世态炎凉和人心易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对月怀闽中诸子》,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友人的牵挂之情。

《对月怀闽中诸子》不仅是郑善夫个人情感的一种表达,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成为了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