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除夕同苏汝载守岁

名香手自焚,虚室坐氤氲。
客是他乡聚,年从残烛分。
头颅空老大,鸡鹜耻同群。
明日探春去,相期弄白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酉除夕同苏汝载守岁》是明代诗人邓云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描绘除夕之夜的守岁场景来表达作者的感怀与期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名香手自焚:在这首诗中,诗人提到了“名香”,这通常指的是焚香。焚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净化心灵、祈求神明庇佑等意义,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希望通过焚香来净化自己的心灵,以更好地面对新的一年。
  • 虚室坐氤氲:虚室是指空无一物的屋子,氤氲则形容空间中弥漫的香气或雾气。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香气的环境,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 客是他乡聚:这里的“客”指的是诗人,而他乡聚则表明他身处异乡,与家乡的亲人团聚相对。这种对比可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情的重视。
  • 年从残烛分:残烛通常用来象征即将熄灭的光明,年从残烛分则意味着新年的希望和未来的到来如同残烛中的光亮逐渐消散。
  • 头颅空老大:头部被形象地比作“头颅”,而“空大”则暗示着空虚和无所作为。这一句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反省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 鸡鹜耻同群:鸡和鸭都是家禽,“耻同群”意味着它们不愿意与这些家禽为伍,这可能象征着诗人对庸俗生活的不满和追求高雅生活的愿望。
  • 明日探春去:探春是春天的别称,这句诗表明诗人打算在新的一年开始时外出探索或寻找新的机会。
  • 相期弄白云:相期表示相互约定或期望,玩白云则暗示了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可能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祝愿。
  1. 主题分析
  • 守岁习俗:除夕守岁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项重要习俗,象征着辞旧迎新。诗人通过守岁这一行为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的回顾以及对新一年的展望。
  • 思乡之情:诗句中的“客是他乡聚”反映了诗人身处异地,难以与家人团聚的情感。这种情感体现了中国人对家的深深眷恋。
  • 人生感悟:通过对岁月流逝的描述(“年从残烛分”),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这可能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哲理性领悟。
  1. 艺术特色分析
  • 意象运用: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意象,如“名香”、“虚室”、“残烛”等,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 语言风格:诗人的语言风格典雅而含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这种语言风格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韵律和谐:五言律诗的音律结构对于整首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有重要影响。这首诗的押韵和对仗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技巧。

《己酉除夕同苏汝载守岁》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这首诗不仅值得人们细细品味,更应该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