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月双清篇

寒风忽霁千山雪,晴云忽吐三更月。
清姿皓魄共澄鲜,双献空门斗奇绝。
空门雪月最清嘉,总为高僧转法华。
皎皎毫光开晓镜,盈盈宝雨散天花。
天花晓镜寒相妒,白沙千顷眠蟾兔。
喜看身世在琉璃,何用西方寻净土。
有客凭栏眺望高,金波潋滟化银涛。
翻惊下界浑铺练,欲向嫦娥乞剪刀。
静听空外冰轮响,忽讶王恭行雪上。
六花风起白龙飞,又似唐皇步月归。
曾闻玉杵敲灵药,何事琼尘满空落。
平田种璧正芳春,只恐偏逢砍桂人。
寥寥方籁中宵静,贝阙冰壶濯孤影。
赋就挥觞发浩歌,霓裳天乐还相应。
曙钟初动叫天鸡,遥指银河作剡溪。
月华浮动莲花舫,问讯仙郎沅水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月双清篇》是明代诗人邓云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自然美景为引子,通过对雪和月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雪月双清篇》的作者邓云霄,字玄度,生于明代广东东莞。邓云霄的一生颇为传奇,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县令,后来官至广西参政。

  2. 诗歌原文:《雪月双清篇》的原文如下:“寒风忽霁千山雪,晴云忽吐三更月。清姿皓魄共澄鲜,双献空门斗奇绝。” 这些诗句描绘了一幅冬夜雪后、月色皎洁的景象,其中“清姿皓魄”形容雪月之美,而“双献空门斗奇绝”则暗示着高僧与这美景间的和谐。

  3. 诗歌赏析:《雪月双清篇》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它还蕴含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哲理。在诗中,诗人通过描绘雪和月的结合,表达了一种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升华的人生态度。这种境界,在今天读来仍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4. 文学价值:《雪月双清篇》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欣赏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方式。

《雪月双清篇》不仅是邓云霄个人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明代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追求,以及他们在自然与艺术之间寻找平衡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