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锦衣刘公子往南京

残月鸡声曙光白,宝剑金鞭带行色。
绿杨堤上紫骝嘶,一道风烟向南国。
南国繁华莫久留,归来重整旧弓裘。
君家世沐恩波厚,好斩楼兰早拜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锦衣刘公子往南京》是明代郑文康创作的一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及文人的生活态度。这首诗通过对锦衣卫的描写,展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动荡与复杂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前途的思考。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郑文康(1413-1465),字时义,号介庵,明昆山人。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因父病辞官回乡后居住于昆山平桥东春和坊,以教书度日,卒年五十三。
  1. 诗作内容
  • 残月鸡声曙光白,宝剑金鞭带行色。
  • 绿杨堤上紫骝嘶,一道风烟向南国。
  • 南国繁华莫久留,归来重整旧弓裘。
  • 君家世沐恩波厚,好斩楼兰早拜侯。
  1. 主题思想
  • 通过描述锦衣卫的豪华出行以及其背后可能隐藏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游戏,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官场腐败。
  • 诗歌中的“南国繁华莫久留”反映了作者对于繁华表象下的虚假和浮躁的批判。
  • “归来重整旧弓裘”则暗示了归隐或退隐的愿望,表达了一种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

《送锦衣刘公子往南京》不仅是一首反映明代特定社会现象的诗歌,也是一篇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挑战,也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