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乡渔乐图

桃花雨歇春潮长,江中鲤鱼随水上。
香蒲叶短白鹭飞,渔父乘船自来往。
船头巨罾三丈余,辘轳引缏如引车。
浪花触船鱼乱跃,儿女相顾争欢呼。
江头卖鱼朝买谷,晚来还向江头宿。
老翁不愁儿不啼,新妇船中炊欲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乡渔乐图》是明代诗人刘溥创作的一首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作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作者介绍:刘溥,字原博,明苏州府长洲人,其家族世代以医为业,他本人在宣德初年曾因善医被授予惠州局副使等职。
  • 文学成就:刘溥不仅医术精湛,且博通经史,精于天文律历之学,亦擅长绘画,与晏铎、王淮、汤胤绩、苏平、邹亮、蒋忠等并称为“景泰十才子”,被推为盟主。
  1. 诗作主题
  • 主题概述:《江乡渔乐图》主要描绘了江南水乡渔民捕鱼、生活的场景,通过具体的画面展示了渔民们的日常活动,以及他们在自然中和谐相处的情景。
  • 画面描绘:诗中不仅有渔夫们的辛勤劳作,还有儿女间的亲情互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主题。
  1. 艺术特色
  • 绘画风格:周臣的《渔乐图》展现了一幅江南水乡渔民捕鱼、生活的场景,从扣鱼、撒网、垂钓、捞虾、织网等一系列鱼乡日常活动的描绘,到山水、绿树、船只的细腻勾画,整个长卷充满了美丽清新的水乡气息。
  • 诗歌形式:作为一首古诗,它继承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形式,采用五言绝句的形式,每一句都精心构思,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使得全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1. 文化意义
  • 社会价值:通过描绘渔民的生活和劳动场景,反映了明代江南地区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生活方式,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 审美意义:此诗不仅是对渔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江南水乡美景的艺术再现,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审美情趣。

《江乡渔乐图》不仅是刘溥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瑰宝。通过对这幅画及其诗作的深入了解,人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古代文学的魅力,感受到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