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雨晴白云湿,湘妃愁抱香兰泣。望望夫君去不还,佩珠落尽无人拾。
碧天秋冷明月多,千里洞庭横白波。请君莫唱《竹枝》曲,水远山长其奈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湘江雨晴白云湿,湘妃愁抱香兰泣。望望夫君去不还,佩珠落尽无人拾。
碧天秋冷明月多,千里洞庭横白波。请君莫唱《竹枝》曲,水远山长其奈何。
兰竹画,又称兰竹图,是一种以兰花和竹子为主题的中国水墨画。兰竹画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两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瑰宝之一。
兰竹画的主要特点在于其简洁明快的线条、淡雅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画家们善于运用水墨的浓淡、干湿、虚实等技法,将兰花和竹子的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充满生机和活力。此外,兰竹画还注重表现兰花的高洁脱俗、竹子的坚韧不屈的品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兰竹画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自古以来,文人骚客都对兰竹有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们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被视为君子的象征,而竹子则被誉为”直节”的代表。因此,兰竹画成为了表达文人情怀、寄托人生理想的重要载体。
兰竹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