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来何处,庐山复太行。
翻经淹岁月,补衲犯冰霜。
浩劫尘缘尽,弥天觉路长。
智珠元不染,好去照殊方。
赠别素愚上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杜牧的《赠别素愚上人》是一首表达对离别情景中真挚感情的诗作。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中,杜牧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表达而独树一帜,其作品多涉及离别、咏史等主题,尤以山水诗闻名。
杜牧的这首诗创作于大和九年(835年),当时他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离开扬州前往长安。这一背景不仅揭示了诗人个人仕途的转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诗的内容着重描绘了一位歌妓的美丽与青春,以及两人在筵席上的深情告别。这种细腻的情感刻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影响力。
杜牧的诗歌常常突破传统的抒情方式,用更为简洁有力的语言直接表达情感。在《赠别素愚上人》中,诗人没有采用悲愁或哀怨的词汇,而是以一种坦率而又真挚的态度,表达了彼此之间复杂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处理方式,展现了杜牧作为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这首诗不仅是杜牧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其人生哲学的一种体现。杜牧通过诗歌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使得《赠别素愚上人》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杜牧的《赠别素愚上人》不仅是一首表达真挚情感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影响了无数后世的文人墨客,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