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来何处,庐山复太行。
翻经淹岁月,补衲犯冰霜。
浩劫尘缘尽,弥天觉路长。
智珠元不染,好去照殊方。
诗句释义及赏析
- 释子来何处,庐山复太行。
- “释子”指的是佛教僧侣。这里诗人询问释子来自何方,表达了对释子的尊重。
- “庐山”和“太行”均为中国著名的地理标志,分别代表江西和山西的山脉。这里可能指释子修行的地点。
- 翻经淹岁月,补衲犯冰霜。
- “翻经”指阅读和研究经典。
- “淹岁月”表示花费了许多时间。
- “补衲”指修补衣物或衣物上的补丁,这里可能比喻为修行或学习。
- “犯冰霜”意味着不畏艰难,坚持修行或学习。
- 浩劫尘缘尽,弥天觉路长。
- “浩劫”指巨大的灾难或考验。
- “尘缘”指世俗的缘分或关系。
- “觉路”指觉悟的道路。
- 这里表达的是面对重大的考验或挑战,要断绝世俗的纷扰,追求真理或觉悟。
- 智珠元不染,好去照殊方。
- “智珠”指智慧之珠,比喻为智慧之光或明镜。
- “照殊方”意为指引或照亮远方的地方。
- 这里强调即使智慧如珠,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发挥其价值,鼓励人们去探索和传播真理。
译文
释子来自何处?庐山与太行山。
翻经耗费年月,修补衣物却遇冰霜。
浩劫尘埃皆散尽,追寻觉路漫漫长。
智慧如同不沾尘的珠,愿你前往照耀远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问答的形式,表达了对释子的尊敬和对修行的鼓励。通过对释子修行环境的描绘(庐山、太行),以及对他们付出的辛劳(翻经、补衲)的赞美,展现了释子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诗中的“浩劫尘缘尽”和“弥天觉路长”两句,深刻地揭示了修行者在面对重重困难时的坚持和勇气。而最后一句则以鼓励的口吻,提醒读者无论面临何种挑战,都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追求真理,传播智慧。整首诗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正能量,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