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兰渚潮长,相送烟江日斜。
只说侬家好认,门前一树梨花。
【注释】
①别:离别。②兰渚:水中的香草,此处指江中的沙洲。③烟江:雾气笼罩的江面。④说(shuì):告诉、告知。⑤门前:指家门。⑥认:认出、辨认。⑦一树梨花:形容树木繁茂。⑧赏析:这首词写离愁别绪。词中“兰渚”和“烟江”点明了离别地点,分别用潮涨潮落和夕阳西下衬托出作者内心的伤感。结句以物传情,以梨花的娇艳反衬出离别的悲伤,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相逢兰渚潮长,相送烟江日斜。
只说侬家好认,门前一树梨花。
【注释】
①别:离别。②兰渚:水中的香草,此处指江中的沙洲。③烟江:雾气笼罩的江面。④说(shuì):告诉、告知。⑤门前:指家门。⑥认:认出、辨认。⑦一树梨花:形容树木繁茂。⑧赏析:这首词写离愁别绪。词中“兰渚”和“烟江”点明了离别地点,分别用潮涨潮落和夕阳西下衬托出作者内心的伤感。结句以物传情,以梨花的娇艳反衬出离别的悲伤,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赵子昂画马为长庠萧教谕作 朔风如刀剪飞雪,冰叠龙池冻痕裂。 成群扑簌正猥寒,千里骄嘶汗流血。 云邀电影入四蹄,海雾卷天葱岭低。 一团旋风去无迹,平沙碧草愁萋萋。 珊瑚作鞭金作勒,绿发奚官骑不得。 王孙老去彩毫干,玉栈几回惊霹雳。 注释: 朔风如刀剪飞雪,形容冬天的寒冷,朔风像刀一样切过雪花。 冰叠龙池冻痕裂,龙池被冰封住了,留下裂痕。 成群扑簌正猥寒,成群的马匹在寒冷中颤抖。 千里骄嘶汗流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题目为《送夏公瑾还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愁结望冰消,冰消愁转结。 - 注释:看着冰融化了,但心中的忧愁并没有因此而消散。 - 赏析:这里用冰融化的景象来比喻心情的好转,但实际上内心的忧愁并未真正消失。 2. 不见乡人来,翻与乡人别。 - 注释:看不到家乡的人来,反而要和家乡的人分别。 - 赏析: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钟馗杀鬼情景的诗,通过对鬼群乱啸、灯笼无光等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钟馗斩鬼的英勇形象。 首句“空山无人夜色寒”,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寒冷的夜晚,只有钟馗一人在空山之中,显得格外孤独。 第二句“鬼群乱啸西风酸”,描述了鬼群因钟馗的到来而感到惊恐不安,纷纷发出怒吼声,声音中带有酸味。 第三句“绿袍进士倚长剑”,描绘了钟馗身穿绿袍,手执长剑的形象。他身着绿袍象征着正义和勇气
【注释】 1.金文鼎:《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作《醉归图》:“秋林红叶,霜华如霰,白云掩映,黄犍驮酒出山。” 2.沙溪:即沙溪村,在今江西吉安县南。陈原锡,字仲章,吉安吉水(今属浙江)人。 3.陶然: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此处用其意,指饮酒后畅快的心情。知:知道。 4.世涂:人生的道路。奚:何。较:比较。险与夷:指艰险和平坦。 5.眼中万物一何有
【赏析】 这首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祝愿。 “阙下新凉生潞河”,点明地点、时间和天气。潞河是北京的一条大运河,这里指北京。新凉,即初秋,天气转凉。 “江南犹唱采菱歌”,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象。采菱歌在江南水乡十分流行,诗人在这里用“犹”字表明了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 “菱歌袅袅唱不断”,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这里的“袅袅”形容歌声婉转悠扬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兜罗腻叠香雪温,影逼混沌春无痕。 - 兜罗树的花纹如同香雪一般温暖,仿佛能将整个景象包裹在一种朦胧的氛围中,使得原本清晰的轮廓变得模糊,仿佛融入了春天本身。 2. 龙精出火玉抽缕,剡楮粘番羞薄昏。 - 描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物体从深处涌出,带着火一般的热量和玉石般的纹理,仿佛是龙的精华所化,又像是某种珍贵的材料。这种材料的质地轻盈透明,仿佛羞涩地遮掩着它的真实面目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雨的作品,其内容如下: 慷慨歌送叶黄门与中赴山西参政 且莫歌,远别离,别离恋恋儿女悲。 又莫歌,长相思,相思悬悬天一涯。 君今参政晋藩去,何乃慷慨增吁戏。 注释:不要唱歌,因为离别让人痛苦难耐。也不要唱歌,因为长久的思念让人无法自拔。你现在要去山西做参政官,为什么要如此感慨呢? 忆昔混沌初,元气未破时。 动变隐其象,用舍凭何施。 自从开辟显朕兆,阴阳进退争雄雌。 注释
解析: 诗句逐译与注释: 1. 琼花观,在江都,云窗月馆仙人居: - 琼花观位于江都,这是一个充满仙风道骨的地方,被云雾缭绕的窗户和月亮般的建筑环绕。 2. 无双亭前一方地,昔日琼花今已无: - 在无双亭前有一块地方,那里曾经种满了美丽的琼花,如今却已经不见了。 3. 玉女香车游碧落: - 玉女乘坐着芳香的车在天上游览。"碧落"通常指的是天空。 4. 回首人间尘漠漠: - 回首望去
枯木竹石图为赵行恕作 赏析与解读宋代刘溥经典之作 1. 诗作概述 - 诗人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 作品内容及主题 - 诗歌形式与结构特点 2. 诗句解析 - “露华洗湿江上秋”:露水洗净了秋天的江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美人不来生别愁”:美人未归,增添了离别之愁 - “洞庭潇湘隔千里,两岸白云如水流”:描述了洞庭湖与长江之间的自然景观 3. 艺术特色 - 使用象征与比喻增强意境 -
白云轩 山中多白云,天上多清风。 清风解炎热,白云自西东。 江头坐看云起处,一片从龙上天去。 化为甘雨润枯苗,不作繁阴宿高树。 清风泠泠吹我衣,还送白云天上飞。 天香不断瑶草碧,何处玉笙骑鹤归。 注释: 1. 白云轩:一种以欣赏白云为主题的轩廊。 2. 山中多白云:形容山峰之上云雾缭绕,白云朵朵。 3. 天上多清风:形容天空中空气清新、凉爽。 4. 清风解炎热:清风可以驱散炎热,带来清凉。 5.
微风细雨初至,碧水遥天未分。借问黄陵远近,江心一片春阴。 【注释】: 1. 微风细雨:轻柔的风和细小的雨水。 2. 碧水遥天:清澈的江水与遥远的天空融为一体。 3. 黄陵:传说中的神女所居之地。 4. 江心:指湘江中心。 5. 一片春阴: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6.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微风、细雨、碧水、遥天、黄陵等景物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
注释:江心摇曳着秋日的倒影,亭亭的绿痕在烟外显现。帝子祠前别情依依,鹧鸪声中黄昏渐近。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秋景的竹枝词小诗。诗中的“帝子祠”即指湘妃祠。诗人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美丽的江南水乡之中
赵松雪的画马作品,王孙画马世无敌。第一句描述了赵松雪的画马作品,意指他的画马技艺在世上无人能敌。第二句是形容赵松雪的画马技艺高超,每次作画都能飞起霹雳,形象地描绘了画马时的气势磅礴。 千里长风入彩毫,平沙碧草春无迹。第三句描绘了赵松雪的画马作品中,千里长风与彩色的毛笔融为一体,画面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第四句是形容赵松雪的画马作品中,春天的景色如碧草平沙一般清新自然,没有丝毫的痕迹。
注释:分别时,谁知道离别已经许久了?相思之情,我从未向对方表露过。一夜之中梦到五更天,梦中千山万水阻隔着郎君的心。 赏析:此诗写女子对情人的深深思念和等待。“相别谁知许久?相思不道能深。”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一个女子在与情人别离时的心情。“相思”两字,一开头就点明了主题。“相别”指女子与情人离别之时。由于离别时间不长,因此她感到自己与情人之间相隔很远;因为离别时间太长
送焦明府之凤翔 马首蚕丛路,兹行亦壮游。 天青三峡晓,云碧万山秋。 鹭浴盘涡水,猿啼古驿楼。 君才非百里,早晚梦刀州。 注释: 1. 马首蚕丛路,兹行亦壮游。 - 马首:指马匹的头部,这里用作比喻,表示道路曲折而漫长。 - 蚕丛路:指的是古代蜀地的一种道路,以蜀王蚕丛命名。 - 兹行亦壮游:此行也是一次壮丽的旅程。 2. 天青三峡晓,云碧万山秋。 - 天青:天空呈现出深蓝色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释子来何处,庐山复太行。 - “释子”指的是佛教僧侣。这里诗人询问释子来自何方,表达了对释子的尊重。 - “庐山”和“太行”均为中国著名的地理标志,分别代表江西和山西的山脉。这里可能指释子修行的地点。 2. 翻经淹岁月,补衲犯冰霜。 - “翻经”指阅读和研究经典。 - “淹岁月”表示花费了许多时间。 - “补衲”指修补衣物或衣物上的补丁,这里可能比喻为修行或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