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结望冰消,冰消愁转结。
不见乡人来,翻与乡人别。
叵耐东风又弄寒,杨柳长条乱吹折。
一壶旋买金台春,难洗行人衣上尘。
粮车刍载拥官道,歧路复歧愁杀人。
念昔君官考功部,仙才不负亲题柱。
谁知造物如小儿,疋马云中枉高步。
去年上皇北狩回,诏书复用贾生才。
身轻已得释重负,遥指庭闱归去来。
归去来,不可留。
腰间宝带悬吴钩,故园山水今复游。
竹舆青舫诗酒俦,请君莫忘皇恩优。
边城米贵人不饱,征戍未知何日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题目为《送夏公瑾还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愁结望冰消,冰消愁转结。
  • 注释:看着冰融化了,但心中的忧愁并没有因此而消散。
  • 赏析:这里用冰融化的景象来比喻心情的好转,但实际上内心的忧愁并未真正消失。
  1. 不见乡人来,翻与乡人别。
  • 注释:看不到家乡的人来,反而要和家乡的人分别。
  • 赏析: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1. 叵耐东风又弄寒,杨柳长条乱吹折。
  • 注释:无法忍受东风又弄寒,杨柳被风吹得乱摆乱摇。
  • 赏析:通过生动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萧瑟和作者的伤感。
  1. 一壶旋买金台春,难洗行人衣上尘。
  • 注释:立刻买了一瓶金台春酒,却难以洗净行人衣服上的尘土。
  • 赏析:这里的“金台春”很可能是指一种酒名,而“难洗行人衣上尘”则表达了旅途中的辛劳和疲惫。
  1. 粮车刍载拥官道,歧路复歧愁杀人。
  • 注释:运粮食的车子满载着草料,挤满了通往官府的道路,道路分岔又让人感到痛苦。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繁忙的官场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负担。
  1. 念昔君官考功部,仙才不负亲题柱。
  • 注释:想起你曾担任考功部门的工作,你的才能不会辜负亲人对你的期望。
  • 赏析:这里赞美了夏公瑾的才华和能力,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祝福。
  1. 谁知造物如小儿,疋马云中枉高步。
  • 注释:谁知道造物主像小孩子一样,让马在云中行走却徒劳无功?
  • 赏析: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人生坎坷的思考。
  1. 去年上皇北狩回,诏书复用贾生才。
  • 注释:去年皇上北征归来,又重用了贾谊的人才。
  • 赏析:这里的“上皇”指的是唐高宗李治,他曾经北征过,这里可能是指李治的北行经历或者其北征的事迹。同时提到使用贾谊的人才,可能是引用了贾谊的典故,表示人才的重要性和朝廷的用人之道。
  1. 身轻已得释重负,遥指庭闱归去来。
  • 注释:自己轻松了,终于摆脱了沉重的负担,远远指向朝廷回家去。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摆脱困境后的轻松和喜悦,以及对于回归故土的向往。
  1. 归去来,不可留。
  • 注释:回去吧,不能再停留了。
  • 赏析:这里再次强调了归去的决心,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1. 腰间宝带悬吴钩,故园山水今复游。
  • 注释:腰间挂着宝带,悬挂着吴钩,家乡的山水现在又开始游玩了。
  • 赏析:这里的“吴钩”可能是指吴国的兵器,也可能是吴地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1. 竹舆青舫诗酒俦,请君莫忘皇恩优。
  • 注释:乘坐竹制的舆和青色的船,吟咏诗、饮酒作伴,请您不要忘了皇帝的恩惠和优待。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美好的出行场景,表达了对皇帝恩典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闲适心态。
  1. 边城米贵人不饱,征戍未知何日休。
  • 注释:边疆城池的米价昂贵,人们吃不饱,不知道何时可以停止征戍。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当时边防地区的艰苦生活环境和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同时,它也暗示了国家战事不断,人民生活困苦的现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