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之中楼倚山,山云日夕栖其间。
九霄雨露随高下,六月风雷送往还。
青嶂晓光浮藻棁,银河夜气湿松关。
天台向上无多路,鹫岭烟霞此可攀。
灵峰寺栖云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灵峰寺栖云楼》是元末明初刘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关于该诗的介绍:
诗人介绍:《灵峰寺栖云楼》的作者刘基是一位元末明初的杰出文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人生经历著称于世。刘基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明朝建立初期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诗歌内容:诗中描绘了灵峰寺中栖云楼的壮丽景象。“灵峰之中楼倚山,山云日夕栖其间”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楼与山峰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山间云雾缭绕的宁静景象。“九霄雨露随高下,六月风雷送往还”两句,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多变,既有雨露滋润大地,又有风雷送走炎热,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
主题思想:《灵峰寺栖云楼》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诗中的“青嶂晓光浮藻棁,银河夜气湿松关”,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中的山水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新脱俗的仙境之中。
艺术特色:《灵峰寺栖云楼》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刘基作为大诗人的深厚功底。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哲理意味。同时,这首诗在形式上也颇具特色,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韵律和谐,朗朗上口。
《灵峰寺栖云楼》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