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四日自深谷之灵峰作

平旦出云门,亭午至灵峰。
山盘涧萦纡,谷深岩错重。
竹露滴皎皎,林霞散溶溶。
度石苔藓滑,披萝烟霭浓。
颇喜禾黍成,可以慰老农。
野草各有花,照水似炫容。
徐行恐触热,聊憩崖下松。
时闻幽鸟鸣,亦足开心胸。
慨怀陶隐居,丹灶今无踪。
干将与莫邪,俱巳化为龙。
空馀远山色,菡萏青芙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月四日自深谷之灵峰作》是元代诗人刘基所作。全文如下:

平旦出云门,亭午至灵峰。
山涧萦纡谷,深岩错重。
竹露滴皎皎,林霞散溶溶。
度石苔藓滑,披萝烟霭浓。
颇喜禾黍成,可以慰老农。
野草各有花,照水似衒容。
徐行恐触热,聊憩崖下松。
时闻幽鸟鸣,亦足开心胸。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晨从云门出发,中午到达灵峰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辛苦劳作的慰问和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刘基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刘基在文学创作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七月四日自深谷之灵峰作》是刘基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美好。诗中的“竹露滴皎皎,林霞散溶溶”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清晨山林中的雾气和阳光交织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人通过“颇喜禾黍成,可以慰老农”一句,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敬意。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七月四日自深谷之灵峰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刘基作为诗人的才华和魅力,也反映了元末明初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