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 咏草

雪尽水平津,萋萋处、风景最愁人。想金勒未归,绣帏深闭,玉颜自老,芳意徒新。送日挽烟千万里,迤逦际苍旻。蜀魄叫迷,楚魂思殢,碧云如梦,眉黛空颦。
凄凉长门殿,飞花与清泪,共滴华茵。惟有乱萤时来,夕砌相亲。恨此身不化,柔条弱蔓,暗随灵雨,得到枫宸。窗掩黄昏,一生几度青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风流子·咏草》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张耒的一首词作。这首词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后人研究宋词的重要文献。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张耒生平:张耒,字文潜,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因其诗作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 词作风格:张耒的词作风格多样,既有婉约派的代表作品,如《秋蕊香》、《夜坐》等,也有豪放派的精品,如《风流子》。他的词作常常蕴含深厚的情感,语言优美,意象生动。
  1. 诗词原文
  • 全词内容:《风流子·木叶亭皋下》全词如下:
    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蘋烟尽处,红蓼水边头。
  1. 诗词鉴赏
  • 景情交融:此词开头即点明了地点和时令,营造了一种深秋的氛围。随后通过对木叶、捣衣、黄菊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场景。
  • 情感表达:词中的“老侵潘鬓”表达了作者对年华逝去的无奈和哀叹,而“谩簪黄菊”则反映了作者试图用美丽的菊花来掩饰内心的悲伤。
  • 艺术特色:张耒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词不仅在形式上工整严谨,而且在内容上也富有深意。
  1. 文化背景
  • 北宋时期社会背景:北宋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发展的时代。然而,由于政治原因,许多文人墨客也面临着生活的种种挑战,如被贬外州等困境。张耒作为其中的一员,其作品自然带有那个时代文人的典型特征。
  • 文人情感表达:在宋代文人中,抒发个人情感已成为一种常态。张耒通过他的词作,展示了宋代文人面对现实压力时的复杂情感,包括孤独、失落、思念等。
  1. 文学价值
  • 艺术成就:张耒的《风流子》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宋词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张耒高超的词艺,也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美学追求。
  • 影响及地位:这首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影响了后世的诗词创作,也为人们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提供了宝贵的窗口。

张耒的《风流子·咏草》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它是宋代文人情感世界的缩影,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首词,可以窥见宋代社会的风貌以及文人的内心世界。在欣赏这首词的同时,人们也应该思考其在当下的意义,如何从历史中吸取智慧,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