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寺访杨维五何惟圣不遇

寻君腊八会,不遇竟空还。
落叶一灯下,寒云双树间。
深栖知净理,强出愧清班。
纳禄吾犹晚,惟应学闭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承恩寺访杨维五何惟圣不遇》是明代诗人欧大任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和心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背景:

  1. 作者介绍
  • 欧大任(1512-1565),字子志,号东瓯山人,浙江温州瑞安人。明世宗嘉靖三年举人,历任国子监助教、南京礼部主事等职,后因事受牵连被贬至广东高州。在贬谪期间,他创作了大量诗歌以自娱,其中《承恩寺访杨维五何惟圣不遇》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1. 诗词原文
    寻君腊八会,不遇竟空还。
    落叶一灯下,寒云双树间。
    深栖知净理,强出愧清班。
    纳禄吾犹晚,惟应学闭关。

  2. 诗意解析

  • 寻君腊八会,不遇竟空还:诗人在腊八节这一天寻找友人,但未能如愿以偿,最终只得空手而归。这里的“腊八会”指的是佛教徒们在腊八节举行的聚会,通常用于祈福和交流。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与失望。
  • 落叶一灯下,寒云双树间:诗人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夜晚图景,落叶飘落,一盏孤灯映照着两位朋友的身影。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孤独而又清冷的气氛,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 深栖知净理,强出愧清班:尽管身处隐居的生活,诗人却深知其中的清净道理。然而,每当他想出来参与社会活动时,又会感到惭愧自己的地位不够高洁,难以胜任。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和社会身份的深刻思考。
  • 纳禄吾犹晚,惟应学闭关: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认为自己尚且年轻,应当继续追求内心的平静而非外在的追求。这里“纳禄”意味着接受官职和名利,“闭关”则指隐居不出。

《承恩寺访杨维五何惟圣不遇》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友情未果和内心孤独的诗歌,也是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自我定位的一种深刻反思和探讨。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