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傲吏不相闻,把袂谁知路又分。
江艇夕停螺水雪,山斋寒宿鹭洲云。
持经但可传诸士,罢酒何妨咏五君。
侍从纵然非狗监,岂无人诵子虚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巴西傲吏不相闻,把袂谁知路又分。
江艇夕停螺水雪,山斋寒宿鹭洲云。
持经但可传诸士,罢酒何妨咏五君。
侍从纵然非狗监,岂无人诵子虚文。
。
《行次庐陵逢梁公智谪教吉州》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作者在途中遇到梁智时的情景;后两句则通过描写沿途的自然景色来抒发自己的心情。这首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了庐陵地区的风土人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黄庭坚(1045年9月9日—1128年5月26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江西宗匠,又别号雨花集主等。祖籍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出生于戎州铜山(今四川宜宾)。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茶学家、鉴定家。
黄庭坚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在诗歌创作上主张“夺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