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志公像

裙帽沙门负杖迟,金刚菩萨去何时。
庄严笑遇王居士,字字钟山葬塔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志公像》的文学魅力与历史价值

《观志公像》是明代诗人欧大任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位高僧形象的赞美。

诗中的“裙帽沙门负杖迟,金刚菩萨去何时?”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穿着袈裟的和尚拄着拐杖慢慢地走着,而他的同伴——金刚菩萨则已经消失不见。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金刚菩萨的超凡脱俗,也暗示了沙门在尘世间修行的艰辛。

诗中的“庄严笑遇王居士,字字钟山葬塔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王居士(即王维)在这里成为了金刚菩萨和沙门之间的桥梁,他的微笑和言辞似乎在向读者传递一种超越生死的智慧。

诗中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庄严肃遇王居士,字字钟山葬塔碑”,这句话意味着虽然世事无常,但那些值得铭记的人和事却能够通过文字被永远保存下来。

整首诗虽然简短,但却充满了力量和情感,通过对金刚菩萨、沙门以及王居士等人物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以及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佛法的敬仰之情,也能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颂扬,更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