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楼阁倚晴空,飘缈遥峰紫翠重。
谁挟飞仙三岛去,独留真迹断云封。
依微雁影迷苍渚,欸乃渔歌起夕舂。
日落长沙秋色远,扁舟乘兴采芙蓉。
游廓然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廓然楼》是明代刘鸣世的作品。《游廓然楼》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作品背景:据现有资料记载,《游廓然楼》的作者是刘鸣世,字孔赞,别号野介山人,为明神宗万历间的一位文人。他在文学上有较高的成就,除了《游廓然楼》,还有《显水居文集》和《当恕轩诗集》。这些著作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学素养。
艺术特色:《游廓然楼》在诗歌创作上展现了刘鸣世的卓越才华。诗中不仅描绘了石头楼阁倚晴空、飘缈遥峰紫翠重等自然景观,还巧妙地融入了人文元素,如谁挟飞仙三岛去、独留真迹断云封等诗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此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使其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文化价值:《游廓然楼》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通过对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的解读,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例如,诗中的雁影迷苍渚、渔歌起夕舂等景象,不仅生动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这种深入浅出的艺术表现方式,使得《游廓然楼》成为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游廓然楼》不仅以其优美的诗歌形式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更以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还是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启示,《游廓然楼》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