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诏西拱

叠嶂凌霄气郁苍,山名待诏邑之旁。
瑶章霞灿神龙跃,锦轴云蒸彩凤翔。
芹藻碧池晨潋滟,莲花金烛夜辉煌。
饶阳原产英豪辈,岁岁徵书出未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待诏西拱》是明代诗人刘侨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涵。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

  1. 诗歌原文分析
  • 叠嶂凌霄气郁苍:诗中“叠嶂”指的是连绵不绝的山峦,而“凌霄”则形容这些山峦高入云霄,仿佛直插天际。这里的“气”字表明了山间的气势之盛。
  • 山名待诏邑之旁:这句描述了山的名字与某个地方(可能是一个行政区划)相邻。在古代,地名往往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物相关联,这可能隐含着某种历史故事或是与当地贤人有关的典故。
  • 瑶章霞灿神龙跃:此处“瑶章”可能指代朝廷颁发的诏书或者荣誉的象征,而“彩凤翔”则意味着祥瑞之物——凤凰在空中飞翔。凤凰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和平的象征,此处可能寓意国泰民安,或者是某位杰出人物的出现。
  • 锦轴云蒸彩凤翔: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此句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锦轴”可能是指华丽的文书或诏书,而“云蒸”形容云雾缭绕,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庄严的气氛。同时,“彩凤翔”再次强调了吉祥和繁荣的主题。
  • 芹藻碧池晨潋滟:这句话通过对植物的描述来营造一种清新脱俗的环境。芹藻通常代表纯洁和高雅,而“碧池”则让人联想到清澈透明的水面。晨曦中的水面波光粼粼,如同宝石一样熠熠生辉,营造出一个宁静美好的画面。
  • 莲花金烛夜辉煌:最后一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夜间的另一种美。莲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清洁和高雅,而“金烛”则可能指的是金色的蜡烛。夜晚时分,莲花绽放,金烛闪烁,照亮了整个池塘,呈现出一派辉煌景象。
  1. 诗歌赏析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如意象的运用、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 情感表达:诗中的情感表达丰富且深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国家和社会的美好祝愿。
  • 文化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可能蕴含着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看法或评论。
  1. 诗歌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这是一个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但又相对稳定的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诗人刘侨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 个人经历:作为一位官员,刘侨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因此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对世态炎凉的思考和对清廉政治的渴望。这种背景也可能影响了他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使他能够在诗中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美丽瞬间。

《待诏西拱》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都值得人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