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富阳忆何明府

布帆淩晓发钱塘,趁得严风到富阳。
山势逶迤将入汉,江流曲折始通杭。
难忘问字扬雄宅,尚忆鸣琴单父堂。
半枕梦魂犹不定,泪痕零落鬓丝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富阳忆何明府》是明代诗人欧芬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文学技艺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欧芬,明代诗人,其生平与具体创作时间均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由于他的具体生平资料缺乏详实记录,对他的了解仅停留在作品层面。

  2. 诗歌原文节选
    布帆淩晓发钱塘,趁得严风到富阳。
    山势逶迤将入汉,江流曲折始通杭。
    难忘问字扬雄宅,尚忆鸣琴单父堂。

  3. 诗意解读:此诗描绘了作者清晨启航前往杭州的情景。”布帆淩晓发钱塘,趁得严风到富阳”表达了作者清晨启程,趁着强劲的东风,顺利抵达目的地。接下来”山势逶迤将入汉,江流曲折始通杭”两句,描绘了从钱塘出发,沿着江流曲折,最终到达杭州的宏伟景象。

  4. 文化背景:宋代以后,富阳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文人墨客的到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诗人欧芬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如扬雄、单父的怀念,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代文化的尊崇。

  5. 艺术特色:欧芬的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文化遗迹的回忆,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这种艺术风格使得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过富阳忆何明府》不仅展现了欧芬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创作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而且至今仍被传颂不衰,是研究明代文学和历史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