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之水歌寄刘子雍程伯羽同赋

河之水,向东北,洛阳女儿好颜色。八岁画娥眉,九岁自裁衣。
十岁学识字,十一抛梭攀锦机。十二刺绣纹,十三能赌棋。
十四弹箜篌,十五才上头。鬓偏斜戴金团凤,臂弱不胜珠络韝。
罗帏睡起伤春瘦,画阁妆成对日羞。十六妖娆解歌舞,容色比花花不语。
含愁生怕下阶行,三寸春娇云一缕。行媒将聘嫁周郎,桂柱兰台锦作房。
比翼镜奁妆玳瑁,合欢裙带绣鸳鸯。茱萸露湿珊瑚枕,苏合香熏翡翠床。
生憎飞絮催春去,不分啼乌怨夜长。枝成连理生何幸,钗合同心死不忘。
眼前节物年年度,只恐芳华不相顾。南陌芙蓉午夜霜,东园桃李三春雨。
君当为妾秉烛游,东海为缸糟作丘。妾当为君金缕讴,春风莫遣人间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河中之水歌寄刘子雍程伯羽同赋》是明代诗人陈献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江流无尽石为桥,万古风尘满客袍。
欲问苍生何处去?长吟白鸟一声高。
愁来且向清溪住,梦里还从野渡过。
莫怪前村多苦雨,人间万事总难知。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河中之水的景象和抒发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诗中的“欲问苍生何处去?”表达了作者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而“愁来且向清溪住”则体现了他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

这首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又含蓄,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抒情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