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艇下狂澜,征途暂解鞍。
清秋一夜雨,乱石百重滩。
山向船头合,天如井底观。
寒猿自啼伴,羁思苦相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小艇下狂澜,征途暂解鞍。
清秋一夜雨,乱石百重滩。
山向船头合,天如井底观。
寒猿自啼伴,羁思苦相干。
《永定乘小艇东下》是明代诗人潘希曾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中进士,历任兵科给事中、太仆卿等职。他的仕途颇为坎坷,因直言进谏而得罪刘瑾,最终被贬。但他在嘉靖年间又重新得到重用,担任工部右侍郎,主持河道工程,筑堤四十里,成绩斐然。
诗作原文:
小艇下狂澜,征途暂解鞍。
清秋一夜雨,乱石百重滩。
山向船头合,天如井底观。
寒猿自啼伴,羁思苦相干。
《永定乘小艇东下》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的诗歌,也是潘希曾一生经历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了解到明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