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昌河

初辞寿昌驿,复渡寿昌河。
岸静连苍竹,潮平漫绿波。
墟人喧鸟语,海舶起渔歌。
行尽天涯路,春风亦自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昌河》是一首明代诗人潘希曾创作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寿昌河》的作者是明代诗人潘希曾。
  • 创作时期: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诗作风格与明代文人常见,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1. 作品原文
  • 诗句一:“初辞寿昌驿,复渡寿昌河。”描绘了诗人在离开和再次经过这条河流时的情景。
  • 诗句二:“岸静连苍竹,潮平漫绿波。”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河流两岸的宁静和春天水波荡漾的美丽景象。
  • 诗句三:“墟人喧鸟语,海舶起渔歌。”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和渔民的劳作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
  1. 艺术特色
  • 意境描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世界。如“岸静连苍竹”一句,不仅描绘了河岸的静谧,还通过与苍翠竹子的相连,传递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 语言风格:潘希曾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易于朗读,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寿昌河》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与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明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其独特的审美追求。《寿昌河》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