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风流忆昔贤,投簪当路正青年。
贤劳旧著司徒绩,退隐新登太史编。
化去迹陈猿鹤怨,读残书在子孙传。
千年嵩岳收灵气,洒泪徒劳吊九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洛下风流忆昔贤,投簪当路正青年。
贤劳旧著司徒绩,退隐新登太史编。
化去迹陈猿鹤怨,读残书在子孙传。
千年嵩岳收灵气,洒泪徒劳吊九泉。
《追挽王正郎先生》是明代诗人潘希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王正郎先生的追忆与哀悼。
《追挽王正郎先生》的原文如下:
洛下风流忆昔贤,投簪当路正青年。
贤劳旧著司徒绩,退隐新登太史编。
化去迹陈猿鹤怨,读残书在子孙传。
千年嵩岳收灵气,洒泪徒劳吊九泉。
诗中的“洛下”指的是洛阳一带,洛阳作为古都,历史上有许多风流人物留下佳话。首句“洛下风流忆昔贤”便是对王正郎先生过去辉煌事迹的回忆。次句“投簪当路正青年”则描绘了王正郎先生年轻时便投身政治、才华横溢的情景。第三句“贤劳旧著司徒绩”表达了他过去的功勋及贡献。而第四句“退隐新登太史编”则是说其晚年选择隐居,但学识与名声仍为后世所推崇。
诗歌中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如“化去迹陈猿鹤怨”一句,暗示了王正郎先生虽然已经逝去,但他的精神和成就将永存。末尾两句“千年嵩岳收灵气,洒泪徒劳吊九泉”更是表达了人们对王正郎先生深切的怀念和对其不幸离世的哀悼。
《追挽王正郎先生》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内涵吸引着读者,更因其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而受到人们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