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道德坛柬胡山人袁炼师萧鹏举

月色下金銮,鸡鸣出紫坛。
不眠惊地迥,相语向更阑。
酒过怜初醒,琴疏忆再弹。
永怀栖遁乐,亦欲挂吾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宿道德坛柬胡山人袁炼师萧鹏举”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的一首七言诗,创作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二月十五日。这首诗描绘了李东阳与好友袁炼师、萧鹏举在道德坛相聚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友情以及当时的社会风貌。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简介:

标题: 夜宿道德坛柬胡山人袁炼师萧鹏举

作者: 李东阳

朝代: 明

体裁: 七言律诗

原文如下:

月下风清话旧游,夜深灯火照林丘。
酒阑花谢知何许,诗卷诗笺写未休。
胡山人醉眠松影里,袁炼师归卧竹窗幽。
萧鹏举笑谈云海阔,共期明月到南州。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畅谈往事的欢乐情景。诗人在月光下谈论着往昔的游历,深夜时分,灯光照亮了树林和丘陵。随着酒宴结束,花儿也谢落,不知道它们将飘向何处,于是诗人继续挥毫泼墨,将诗篇和诗笺书写得停不下来。

胡山人醉倒在松树的影子里,袁炼师回到了幽静的竹林中的小屋。萧鹏举在一旁笑着谈论,希望像云海一样辽阔的天空能够延伸到南州,与朋友们共享这美好的夜晚。

整首诗充满了友谊和诗意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