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英州

奇石削天碧,长江照日清。
九秋归故国,一棹过孤城。
峰际人烟出,波间塔影横。
云华迥首望,空有野阴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过英州》是明代诗人黎亿的作品,该诗通过描绘英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黎亿,字汝贤,号一溪,顺德人。他生于明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年),是一位举人。他的官宦生涯始于监利知县,后来在明代有所作为。
  2. 作品原文:《重过英州》全文如下:
    奇石削天碧,
    长江照日清。
    九秋归故国,
    一棹过孤城。
    峰际人烟出,
    波间塔影横。
    云华迥首望,
    空有野阴平。
  3. 词句注释:本诗以五言律诗的形式表现,每两句为一句,共八句,表达了作者对英州景色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回顾。
  4. 白话译文:诗中描写了英州的美景,如“奇石削天碧”,意味着英州的奇山异石如同天地间最纯净的碧玉一般;“长江照日清”则描绘了长江之水清澈见底,阳光照耀下的水面格外清新。此外,诗中还提到了英州的历史和文化,如“九秋归故国”、“一棹过孤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以及经过英州时所感受到的历史沧桑感。
  5. 创作背景:黎亿在明代担任过监利知县等官职,他在任职期间对英州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在他晚年时,写下了这首表达对故乡深深眷恋的五言律诗《重过英州》。
  6. 名家点评:对于这首诗的赏析,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有的则认为这首诗更多地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的记忆。
  7. 轶事典故:关于此诗的一些轶事或典故,可以追溯到黎亿在任职期间的经历。他曾在英州生活并工作多年,对这里的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都有着深刻的了解。这些经历成为他创作这首诗的重要素材。

《重过英州》不仅是黎亿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也是他对英州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和赞美。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学的特点,也能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