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都元旦瞻天三首

星换铜龙次,官严金马仪。
玄躬同道泰,睿泽与时熙。
陈瑞多笺奏,颁春荷宠私。
视朝今正始,端笏待朝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卢宁的《留都元旦瞻天三首》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历史内涵的诗作,通过描绘新年伊始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部作品:

  1. 诗词原文
    星换铜龙次,官严金马仪。
    玄躬同道泰,睿泽与时熙。
    陈瑞多笺奏,颁春荷宠私。
    视朝今正始,端笏待朝曦。
  2. 诗词赏析
  • 星换铜龙次:这里的“星换”可能意味着星辰的转移,暗示着新一年的开始,而“铜龙次”则象征着国家在新的岁月里如同铜铸的龙一般,展现出强大的力量和活力。
  • 官严金马仪:金马门是汉代皇宫的重要门户,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这里用金马门来比喻官员们的严谨和庄重,表达了对官员们清廉、高效的期望。
  • 玄躬同道泰:这里的“玄躬”可能是指帝王的个人修为或是其高尚的行为,“同道泰”则表示与天下百姓共同追求和平与繁荣。
  • 睿泽与时熙:这里的“睿泽”指的是皇帝的智慧和恩泽,能够惠及天下,而“时熙”则是形容国运昌隆,天下太平。
  • 陈瑞多笺奏:这里的“陈瑞”可能是指各种吉祥的征兆,而“多笺奏”则表达了对臣子们勤勉工作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为国献计献策。
  • 颁春荷宠私:这里的“颁春”可能是指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而“荷宠私”则表达了对皇帝个人恩宠的渴望,希望皇帝能够给予自己特殊的信任和照顾。
  • 视朝今正始:这里的“视朝”指的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今正始”则表明了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一切都将重新开始,充满了希望和机遇。
  • 端笏待朝曦:这里的“端笏”可能是指手持笏板,这是古代官员上朝时的标志,而“待朝曦”则表达了对新一天的期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卢宁生活在明代嘉靖年间,这是一个政治动荡但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作品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 个人经历:卢宁本人博学多才,曾受业于黄佐等名师,但因未能直接向王阳明学习而感到遗憾。他的这些经历和感慨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体现。
  1. 文学价值
  • 主题深刻: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新年的景象,还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如天地人三才的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 语言优美:诗中的用词精准而生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新年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深期待和美好祝愿。
  1. 艺术表现
  • 意象丰富:诗中的“星换铜龙次”、“陈瑞多笺奏”等意象,不仅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动态感。
  • 结构严谨:全诗结构完整,各句之间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体现了诗人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写作技巧。
  1. 文化影响
  • 传承价值:这首诗作为明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影响。
  • 教育作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

卢宁的《留都元旦瞻天三首》不仅是一首表达新年祝福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哲理、展示才华和寄托情感的文化佳作。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