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莅部事

孟月康辰正,司农载启符。
案行承八座,财用计三都。
营宿虚昏舍,妖氛净海嵎。
玺书随凤历,蠲复动吴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月莅部事》是明代诗人卢宁创作的一首诗。卢宁,字忠献,号冠岩,出生于南海外,他博学多才且工文善诗。卢宁曾受业于黄佐,但未能拜入王阳明门下,对此感到遗憾。他的诗歌作品《四月莅部事》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治理和民生关怀的深刻思考。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四月莅部事》描绘了孟月(初夏时节)的司农(农业管理者)开始启航,执行新的政策或法令的场景。诗句“孟月康辰正,司农载启符”暗示了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时期。接下来,诗中描述了官员们的行动和职责:“案行承八座”,意指官员们在各自职位上负责管理和执行事务;“财用计三都”,则可能指的是财政和经济管理。这些内容显示了作者对于政治经济状况的关注。

诗中的“营宿虚昏舍,妖氛净海嵎”等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景象,同时也隐含着对抗外来势力的决心和能力。这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安定和百姓安宁的向往。另外,“玺书随凤历,蠲复动吴歈”一句中的“玺书”,通常代表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而“蠲复”则是指减免赋税或恢复生产。这表明作者在诗中不仅关注国政大事,也关心百姓疾苦,试图通过政策调整来改善民众的生活条件。

从文学价值方面来看,《四月莅部事》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其艺术成就不容忽视。卢宁的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社会风貌和文人情怀。例如,“玺书随凤历,蠲复动吴歈”这样的句子不仅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见解,也体现了明代诗歌的典型风格。此外,卢宁在创作这首诗时,也体现了明代诗歌的格律美和节奏感。通过对诗句结构和韵律的精心安排,使整首诗读起来流畅和谐,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艺术感染力。

《四月莅部事》不仅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和观点的诗歌,更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一个缩影,展示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精神追求。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传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是研究明代诗歌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