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亭

摩诘川中景物晞,不烦栽植自芳菲。
兰台心远青山待,草阁月明骢马归。
坐竹静看流水过,移樽闲数落花飞。
主翁惯得天然趣,直道庸知与世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天然亭》由明代诗人卢宁创作,这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的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卢宁的生平:卢宁是明代的一名诗人,他的文学成就在生前就受到了一定的肯定,他曾受业于黄佐,并曾因未能追随王阳明而感到遗憾。他的文学活动主要集中在明世宗嘉靖年间,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还担任过昆山知县、赣州兴国县事等地方官,后来升至南京户部员外郎和刑部郎中,最终官至升守潼川。
  • 作品风格:《天然亭》是卢宁的一首著名诗作,它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摩诘川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1. 诗歌原文
  • 全文翻译:摩诘川中景物晞,不烦栽植自芳菲。兰台心远青山待,草阁月明骢马归。坐竹静看流水过,移樽閒数落花飞。主翁惯得天然趣,直道庸知与世违。
  • 诗句解读: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摩诘川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内心的宁静。”摩诘川中景物晞”一句,描绘了早晨阳光照耀下,山间景物清晰可见的清新画面;”不烦栽植自芳菲”则表达了无需人工雕琢,自然景观就能展现出其独特魅力的观点。”主翁惯得天然趣”则揭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享受着这份天然赋予的乐趣。
  1. 创作背景
  • 历史环境:明代时期,文人墨客多有游历山水之作,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天然亭》的创作背景可能也受到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
  • 地理位置:天然亭位于三河古镇西街入口处,这个位置具有重要的地理和文化意义。三河古镇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水乡古镇,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天然亭作为当地的重要景点之一,见证了古镇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1. 赏析
  • 意境深远:《天然亭》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诗人通过对摩诘川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主翁惯得天然趣”等句子,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人生态度的追求。
  • 艺术价值: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审美追求。《天然亭》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明代文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探索。
  1. 相关景点
  • 天然亭现状:天然亭虽然经历了历史的沧桑,但仍然保存完好。如今,这座亭子已经成为了三河古镇的一部分,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游览。
  • 旅游信息:游客在游览天然亭时,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明代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同时,也可以欣赏到摩诘川的美景和感受古代文人的生活气息。

《天然亭》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幅展现明代文人情怀和生活哲学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