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洲草堂

青门云掩临江薮,莆阳福海徵黄耇。
燕子排空厦屋重,龙孙破浪祥麟九。
彤墀紫诰荡恩波,金花玉叶丛台斗。
年年分至尽黄丰,洲人万户酣春酒。
老翁晏坐澹忘机,长与江山供白首。
彩楼珠箔春林昼,崇兰满渚轻云覆。
波心日破金花摇,潭底星移缟衣走。
观鱼偶湿朱槛裳,听莺误认青溪柳。
等闲堤畔坐忘归,几船秋秫来郊薮。
太平天子忆万年,五色祥光临户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云洲草堂》是明朝时期卢宁的作品,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作者对家乡深厚情感的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卢宁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诗人,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2. 诗歌原文:《云洲草堂为姚柱史泽山乃祖题二首·其一》中,“天云缭绕款郊坰,大老临流结野亭。”这句描述了天空中的云雾缭绕,仿佛环绕在郊野之间。“高岸层轩早避名,直东何处问蓬瀛。”这句则表达了高耸入云的山峰,以及人们早早地避开了名声,寻找蓬莱仙岛的地方。
  3. 诗歌鉴赏:卢宁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想象,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活动结合起来,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除了以上对《云洲草堂》的介绍外,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一步认识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故事:

  1. 创作背景:作为明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云洲草堂》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貌紧密相关。通过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2. 文化意义:《云洲草堂》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
  3. 文学价值:《云洲草堂》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它不仅是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研究这部作品有助于挖掘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技巧。

《云洲草堂》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了解,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