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纪饥

桑梓为龙荒,犬豕入席澳。
啸吟伤西姥,挐手连山谷。
血泪溅模糊,老弱经沟渎。
师旅加饥馑,奚道可使足。
擢封久不具,土龙赤平陆。
焦衣见行旅,悬磬皆比屋。
粒米日复稀,珠玉载斗斛。
里社断火光,垄突无烟煜。
木石且为粮,藜蒿诚良疏。
同俦不相顾,呼吸何所属。
八口苦未已,官吏催科速。
官吏朝登堂,入暮卖牛犊。
牛犊不足偿,妻孥远行鬻。
灾厉岂图生,出逢打草谷。
髑髅集饿乌,千山弱鬼哭。
频年江海血,流作苍生粥。
种田农力微,况乃遭兵镞。
嗟怨塞天地,不闻天雨粟。
感此一粒恩,报以穰穰祝。
笑我拙儒生,何时堪鼓腹。
悬以一丝躯,请待秋风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戊子纪饥”并非一个文学作品的名称,而是明代诗人黎彭祖创作的一篇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饥荒的深刻描绘和同情。以下是关于《戊子纪饥》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戊子纪饥”是明代诗人黎彭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严重的饥荒状况。据《明史·黎彭祖传》记载,黎彭祖在任南京刑部主事时,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被贬为庶民。他在此期间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2. 内容概述:黎彭祖在诗中描绘了一幅悲惨的景象:桑梓之地变成了荒废的土地,犬豕入侵,百姓生活艰难。他以西姥为伤,手牵山谷,血泪模糊,老弱在沟渎中挣扎求生。战争加身导致粮食短缺,百姓的生活难以为继。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明朝末年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3. 艺术特色:黎彭祖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表达情感。他的诗句如“桑梓为龙荒,犬豕入席澳”,“啸吟伤西姥,挐手连山谷”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的饥荒场景和百姓的艰辛生活。
  4. 历史价值: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经典之作,也是研究明代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明朝末年社会状况、人民生活和文人心态的重要窗口,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戊子纪饥”是明代诗人黎彭祖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社会现实的批判。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学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