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夜雨

静夜风逾响,孤舟雨较多。
听篷惊梦断,欹枕奈愁何。
再想鸣珂入,初残扣角歌。
漫漫皆未旦,天路忆春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曲江夜雨》是明代诗人卢龙云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作者在夜晚乘舟经过曲江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与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曲江夜雨》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曲江夜雨》创作于明代,此时距离杜甫创作《曲江对雨》已有近一千四百年的历史。在唐代,长安城西有一片著名的曲江池,杜甫曾以曲江为题材,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情怀。而卢龙云作为明代诗人,其诗歌风格也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2. 作品原文:静夜风逾响,孤舟雨较多。听篷惊梦断,欹枕奈愁何。再想鸣珂入,初残扣角歌。漫漫皆未旦,天路忆春和。

  3. 艺术特色:《曲江夜雨》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诗中的“孤舟”、“夜雨”等意象,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又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此外,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景致相互映照,使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又有听觉的感受,更有一种心灵的共鸣。

  4.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诗一直是文人墨客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曲江夜雨》通过描绘曲江夜景,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风貌,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这种通过自然景观反映人的内心世界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曲江夜雨》不仅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学价值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社会理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