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御王公生祠

皇天祚海濒,法星照南土。
使者天上来,豸冠持绣斧。
雅志在澄清,登车窃自许。
何以惠斯民,极力驱豺虎。
狐鼠亦潜奔,良善赖安堵。
海舶东南来,扬帆称大估。
亡命窜其间,蚁聚江之浒。
但利岛人金,不念居人苦。
索米尽民间,甘心日饷虏。
使君痌切身,未然辄先睹。
内安且外攘,全活真无数。
旱魃间为灾,小民忧百亩。
使君舍鹭车,步行躬祷雨。
甘澍满田园,盈畴复禾黍。
使君按部来,倏历三年所。
三尺自兢兢,惟民曰父母。
廛市无横征,囊箧谁多取。
井里轻薄儿,宁复旧豪举。
沧海有蛟龙,鳅鳝无夜舞。
千仞若鸾凰,鹰隼亦非伍。
使君纳节行,鸣珂入朝庑。
上有稷契邻,下有皋夔侣。
南顾念吾民,何由获爰处。
皇恩谅不次,万方胥镇抚。
简在有辉光,勋业照千古。
野老岁时心,伏谒瞻祠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侍御王公生祠》是明代诗人卢龙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诗人与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卢龙云,明代诗人,其生平事迹在历史资料中鲜有所载。因此,对于《侍御王公生祠》的创作背景,主要依靠诗歌内容本身进行推测。
  • 创作时间:《侍御王公生祠》的创作时间不详,但考虑到明代的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这首诗可能是在嘉靖年间创作的。
  1. 诗歌原文与译文
  • 原文:皇天祚海濒,法星照南土。使者天上来,豸冠持绣斧。雅志在澄清,登车窃自许。何以惠斯民,极力驱豺虎。狐鼠亦潜奔,良善赖安堵。海舶东南来,扬帆称大估。亡命窜其间,蚁聚江之浒。但利岛人金,不念居人苦。
  • 译文:这首诗的语言精炼而有力,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清明的渴望以及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通过对比法星、使者等象征性元素,诗人展现了自己清正廉洁的理想形象。
  1. 文学赏析
  • 艺术手法:卢龙云的诗作多采用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节奏鲜明,易于诵读。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国家治理和个人品德的双重追求。诗人通过描写海上贸易的情景,表达了对财富分配正义的期望,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1. 作品影响与评价
  • 历史地位:《侍御王公生祠》在明代乃至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其简洁有力的语言风格,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 后世评价:虽然关于卢龙云的生平资料有限,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倾向较为倾向于儒家的道德理想。这种思想在当时的文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现代解读与应用
  • 教育意义:在现代教育中,《侍御王公生祠》可以被用作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 文化传承: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首诗歌的学习和传播有助于弘扬国学,传承中华文化。

《侍御王公生祠》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面貌和文人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明代文学的了解,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道德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