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载事行役,九度经兹里。
春风桃李开,缅然思故址。
宋室当盛时,居此亦洵美。
田庐广且饶,烽烟净不起。
牛羊日夕来,霞光照山紫。
岁岁看梅花,春事复伊始。
酾酒洽比邻,室迩幸相倚。
世事有变更,大难起宫珥。
玉石恐俱焚,相携并南徙。
我祖见实优,登樵思爰止。
卜宅樵之阳,艰难自疆理。
由宋及盛明,倏逾三十纪。
耕凿慕诗书,贻谋永孙子。
伊余自弱龄,微尚耽图史。
通籍忝朝簪,优游藉先祉。
蹇拙仍滞留,岁月奔如驶。
起家复北游,仗策重经此。
坐恐春华歇,出若山灵耻。
夙昔慕亢宗,抚心良未已。
经保昌珠玑巷为吾族故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保昌珠玑巷为吾族故里”是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卢龙云(1487-1530),字鸿初,一字凤翔,号无庵,广东番禺人,明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深受读者喜爱。
文学价值:《经保昌珠玑巷为吾族故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家乡深厚的感情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乡的自然风光以及人文景观,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生活状态。
文化意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不仅承载着历史信息,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卢龙云《经保昌珠玑巷为吾族故里》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他们如何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中。
卢龙云的《经保昌珠玑巷为吾族故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它通过历史的回望来启迪现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