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黄中翰登丛台

邯郸大道连上国,道旁主人殊不乐。
南去北来寡所欢,总是悠悠异乡域。
君本罗浮洞里仙,今作凤凰池上客。
使节辉煌返玉京,邮亭邂逅风尘陌。
喜君新自故乡来,于我信宿暂徘徊。
握手共道乡园事,慰劳相看酒一杯。
探奇吊古重多兴,携壶更上古丛台。
倚阑四顾河山渺,歌舞当时安在哉。
王侯第宅感今昔,井里年来渐萧索。
岁岁但修祷雨文,未见丰年贺苍赤。
君归丹阙觐天颜,四方水旱应沾臆。
民力东南何足陈,三辅之间且菜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黄中翰登丛台》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一首散曲,收录于其代表作集《小山乐府》,全篇共12句68字,其中前六句为第一段,后六句为第二段。此作品描写的是诗人与友人黄中翰一同登临丛台的场景。

在这一段描述中,张可久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他们登上高台、眺望远方的情景。他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营造氛围:山峦起伏如波涛汹涌,树木葱郁如同绿色屏障;远处烟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神秘莫测。

在第二段中,张可久继续描绘友人黄中翰的风度和气质:“身长七尺腰围宽”,这不仅展现了他身材魁梧、体魄健壮的特点,也透露出一种儒雅与大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