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蔡炼师

予幼好奇术,年来无所营。
一壶常坐卧,虚室少将迎。
白石歌中烂,黄金赋里成。
待逢尧舜世,方拟学长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蔡炼师》的文学价值

《答蔡炼师》,是明代诗人薛始亨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对生命、自然以及修仙之道的独到见解,感受到他对于超脱世俗、追求长生不老之志的执着追求。

薛始亨,字刚生,广东顺德人,号二樵山人。他的生平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因避乱而隐居山林,甚至自谓遇异人授以《论剑》一篇,遂称剑公。这样的背景,为他的诗歌创作注入了浓厚的神秘与传奇色彩。《答蔡鍊师》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诗中的“予幼好奇术,年来无所营”透露出作者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这种探索精神,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是否也能像薛始亨一样,保持一颗求知若渴之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奥秘呢?

诗中的“白石歌中烂,黄金赋里成”则展现了作者对于修仙之路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真正的学问不在于世俗的成功与否,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平静。这种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让我们反思当下社会过于功利化的价值取向,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更应注重心灵的修养与升华。

诗的结尾“待逢尧舜世,方拟学长生”,更是体现了作者对未来理想的憧憬与追求。他渴望能在理想的社会中实现自我,超越生命的局限,追求永恒的长生。这不仅是古代士人的共同梦想,也是我们今天仍应秉持的人生态度。

《答蔡炼师》不仅仅是一首诗,它还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思考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还能从中汲取智慧,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