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御鸾骖控太清,连宵秋彻步虚声。
紫坛鸣佩封章秘,玄鬓胜冠拜舞轻。
欲赋为云惭宋玉,漫劳入梦见飞琼。
刀圭自捣神仙窟,百感遥遥对月明。
赠女道士姚蝉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女道士姚蝉仙》是明代诗人薛始亨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道教修行者的赞美与敬意。以下是关于《赠女道士姚蝉仙》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薛始亨,字刚生,广东顺德人,因避乱隐居山林,自号二樵山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情怀。
原文节选:在《赠女道士姚蝉仙》这首诗中,薛始亨描绘了一位女道士在道观中修炼的情形,她手持紫坛,佩带鸣佩,身着玄色道服,显得庄重而神圣。通过诗句“风御鸾骖控太清,连宵秋彻步虚声”可以看出,这位女道士修炼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能驾驭祥云驾鸾骖,夜以继日地修练,直至声音传遍九天。
整体翻译:《赠女道士姚蝉仙》不仅展现了诗歌本身的魅力,还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道教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这首诗不仅是对女道士修行状态的描述,也是对其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词句注释:诗中的“紫坛”、“鸣佩”、“封章秘”等词汇,都富有象征意义,反映了道教文化的某些核心元素。例如,“紫坛”可能象征着道教的神秘色彩,“鸣佩”则代表着女道士修炼时使用的法器。
白话译文: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出女道士在道观中日夜修炼的情景,以及她对于道教修行的虔诚和专注。
创作背景:薛始亨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但他选择了隐居山林,潜心研究道教经典。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使得《赠女道士姚蝉仙》充满了浓厚的道家气息。
《赠女道士姚蝉仙》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宁静的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