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三首

红楼倦起懒霜色,朝衣不解春罗窄。
梨花吹晕白燕光,湘竹帘疏碎琥珀。
出门谁识使君愚,姊妹油车驻广陌。
欢家照影浣纱溪,妾家托心浣纱石。
结带乍来歧路客,南园杨柳西陵柏。
买丝难绣合欢心,罗巾微汗闻香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楼梦》中的“红楼三首”是曹雪芹创作的诗,分别收录在第七十八回中。《红楼梦·姽婳词三首》是曹雪芹利用旧有的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加工改缉而成的作品。以下是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长篇小说巨著,其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极高。其中,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为读者提供了了解“红楼三首”的背景。贾兰、贾环和宝玉被要求各写一首悼念恒王的诗,这一情节不仅是对历史典故的引用,也是对人物关系和性格特征的深刻揭示。
  2. 主题内容:《红楼三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揭示了封建社会女性的命运悲剧。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们的爱情悲剧,是整部小说中最具魅力也最令人同情的部分。这三首诗不仅表达了黛玉对宝玉深沉的爱恋,还折射出她对封建礼教束缚下人性自由的向往。通过这些诗词,曹雪芹成功地塑造了林黛玉这个既美丽又哀愁的女子形象,让读者对她的遭遇产生深深的同感。
  3. 艺术特色:《红楼三首》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手法。第一首诗歌中,林黛玉回顾与贾宝玉两情未通前的痛苦和两情相通后的喜悦,第二首进一步抒发黛玉对宝玉挨打的深切同情和悲哀,表现他对宝玉之爱的一片赤诚。第三首则以湘妃的故事喻人,抒写黛玉对宝玉情义之深笃,预示了他们爱情的悲剧结局。这种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叙事方式,使得整组诗篇既有丰富的情感内涵,也有着深邃的艺术魅力。

《红楼三首》作为《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曹雪芹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惨命运和复杂的情感世界。通过这三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曹雪芹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封建社会的犀利批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