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年少游侠儿,画舫载书东南驰。扁舟一叶渡江去,宛似范蠡归湖时。
匡庐去天不盈尺,潇湘洞庭同一色。大孤小孤落其前,萦带左右迷风烟。
我歌江南行,复歌江南曲。江南游子不忍听,自歌自和无人续。
推篷遥望海门关,白鸥渔父相对闲。溯流鼓枻直入彭泽去,五柳庄前深处湾。
江天云静月如昼,晴川流水声潺潺。我有一斗酒,安得松江鲈。
赤壁之乐东坡苏,千载之后世岂无。羊裘陶陶翁,蓑笠嚣嚣者。
欣然率其徒,举网随流下。大鱼泼喇初上滩,小鱼弄影江水寒。
冲波截岸入吾网,槎头缩项齐奔翻。得鱼即沽酒,其乐何陶陶。
仰天大叫招李白,把酒问月西江皋。呜呼,摸鱼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连鳌大手终有待,江湖小乐奚足夸。拂衣便欲赋归去,春风澹澹吹乌纱。
摸鱼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吟》是明代黎贞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无奈,还揭示了其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 作者简介:《摸鱼吟》的作者黎贞,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是广东新会人。黎贞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他的诗歌风格豪迈洒脱,善于运用自然景观来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黎贞在元末跟随孙蕡学习,后来在洪武初年担任本县训导,但因事被戍往辽东。这段经历让他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官场的复杂与险恶。他在辽东期间,时常怀念江南的生活,这种对自由的无限向往最终在他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 创作背景:《摸鱼吟》创作于洪武初年,此时黎贞身处边疆,远离繁华的京城,只能在边塞之地度过漫长的时光。这种环境使得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官场的艰辛和世态炎凉。同时,他也常常怀念家乡的美景和温馨的家庭生活。在这种心境下,他创作出了这首《摸鱼吟》,通过描绘江南的山水之美,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逃避。
- 文学价值:《摸鱼吟》作为明代的五言古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首先,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能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美景之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其次,这首诗的结构紧凑,前后呼应,展现了黎贞扎实的诗歌功底。最后,《摸鱼吟》还体现了黎贞深邃的思想内涵,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不满。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难能可贵,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黎贞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从《摸鱼吟》中可以窥见黎贞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这对于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摸鱼吟》作为明代黎贞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艺术才华,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诗歌的发展脉络,还能从中汲取到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摸鱼吟》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远的文化意义,继续在中华文学宝库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