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孝受之闽

阶桐一叶动,吹落送行舟。
东海月迟见,西风云并流。
帆空排远岛,树色隐孤洲。
独有天河近,诗成问女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周孝受之闽》是明代著名诗人黎遂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情感体验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黎遂球,字美周,广东番禺人。他在天启七年考中举人,但再应会试未成功。他的文学成就包括善诗、古文和工画山水。在明亡之际,他响应陈子壮的推荐,为南明隆武朝担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和提督广东兵援赣州。最终,他在城破后殉难,谥忠悯。
  1. 诗歌原文
    阶桐一叶动,吹落送行舟。东海月迟见,西风云并流。帆空排远岛,树色隐孤洲。独有天河近,诗成问女牛。

  2. 诗歌解析

  • 意境描绘:《送周孝受之闽》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幅离别的画面。首句“阶桐一叶动”,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风吹动树叶的瞬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伤的氛围。接着“吹落送行舟”则表达了送别时的不舍和无奈之情。
  • 情感表达: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东海月迟见,西风云并流”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两句“帆空排远岛,树色隐孤洲”则更显深沉,通过对远岛和孤洲的描绘,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期盼。
  • 艺术特色:黎遂球的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即注重自然意象的运用和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

《送周孝受之闽》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历史文化意义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黎遂球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明朝末年的社会生活和人文风貌。对于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思想的洗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