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曲

烟如护架纱,风作并州剪。
一夜尽装成,是谁香泪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花曲》是明代黎遂球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春花曲》:

  1. 作者背景:黎遂球,广东番禺人,字美周。他天启七年举人,但在会试中再次失败。尽管屡试不第,但黎遂球并未放弃自己的文学追求。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富有哲理而闻名,擅长画山水,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在明朝末年的历史背景下,黎遂球的生活经历了许多波折。他因应科举未果,未能实现政治抱负,但他的文学创作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这种经历使得他的诗歌作品更加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意义,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2. 诗句解析:《春花曲》的诗句“烟如护架纱,风作并州剪。”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这里的“烟”象征着朦胧的晨雾,如同护架纱一般,轻轻地覆盖在大地之上。而“风作并州剪”,则形象地描述了一阵春风的来临,仿佛是一把锋利的剪刀,将一切束缚都剪断,让世界焕然一新。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隐喻了人生的变革与重生。一夜尽装成,是谁香泪染。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一夜之间,万物都已经装点完毕,似乎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花香。然而,在这美丽的背后,是谁的眼泪被花香染得如此凄美?这暗示了人生中的离别和悲伤,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 文化价值:《春花曲》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它还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在寻找一种精神寄托,而《春花曲》恰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种文化内涵使得《春花曲》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春花曲》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不仅是黎遂球个人创作的巅峰之作,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