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如护架纱,风作并州剪。
一夜尽装成,是谁香泪染。
春花曲
烟如护架纱,风作并州剪。一夜尽装成,是谁香泪染。
注释:
- 烟如护架纱:烟雾如同保护的帷幕,像一层纱一样轻轻笼罩着。
- 风作并州剪:微风吹过,仿佛是并州的剪刀裁剪出一片片花瓣。
- 一夜尽装成:经过一夜的装扮,一切都已经焕然一新。
- 是谁香泪染:是谁在这里留下了香泪的痕迹?
烟如护架纱,风作并州剪。
一夜尽装成,是谁香泪染。
春花曲
烟如护架纱,风作并州剪。一夜尽装成,是谁香泪染。
注释:
【注释】 闻见:听、见。眼中尽:指所见的尽是。爱君:喜爱你。非小才:不是平凡的才能。白门兴:指《白头吟》诗,是汉末班婕妤所作,借以喻指万年少。一棹黄河来:指扬雄的《逐鱼赋》。跨下英雄贱:指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门前楚汉开:指韩信。《鸿门宴》:“鸿门之会,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却愁生更晚:意思是说
【注释】 春归客频望:春天到来,客人频频望着。 薄暮虎丘东:傍晚时分,在虎丘的东面。 高鸟不谋木:高飞的鸟儿没有去觅食。 落花翻舞风:飘落的花瓣随风起舞,如同翩翩起舞。 雨晴山更出:雨后,群山更为分明,更显得秀美。 烟暗绿如空:烟雾缭绕,使得绿色的山显得更加幽深。 舒啸还呼尔:我放开喉咙大声呼喊着你们。 前林一水通:前面树林里,一条清波荡漾的小溪通向远方。 【赏析】 《答徐子能》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句原文: 楚狂歌凤德,汉代仰龙门。 兰室气恒秘,桃花笑不言。 凿流环梦处,结想拟仙源。 往事馀经济,占云自灌园。 注释解释: - 楚狂歌凤德:指楚国诗人屈原的诗歌风格,充满激情和爱国情怀。 - 汉代仰龙门:比喻汉代文人墨客如龙门一样,以学问为重,追求高尚的道德修养。 - 兰室气恒秘:描述书房内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深藏不露的气质。 - 桃花笑不言:用桃花盛开的景象来比喻内心的愉悦和无言的喜悦。
【注释】 过张受先茅居留赠四首 其一:茅屋,指隐者居处。对天地,与自然合一。知子道心安,指张受先隐居山林而心怀天下的胸怀。惜物拾花落,形容隐居生活虽清贫但恬淡自在。赋诗题叶看,指在落叶上题写诗篇欣赏,抒发情感。世衰违好易,指世事衰微,人欲难禁。名重保身难,指名气太大,反而容易受到攻击和陷害。悟得阴阳理,指悟到阴阳的道理。兼成却病丹,指用阴阳的道理炼制长生不老之药。 【赏析】
【注释】 ①张受:字子先,晋代人,隐居不仕。②五柳:晋代陶渊明的宅院名。《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云:‘何其壮也!’顾长康曰:‘不及卿雄。’”③经:这里指《论语》,孔子的弟子曾子所著。④安石:指东汉末年的诸葛亮。⑤神令:指神灵的安排。⑥辟谷:道家修炼的一种方法,指不食五谷,只食果实和菜蔬。⑦谢文钱:指辞谢了官俸,隐居山林。⑧同: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过张受先茅居留时赠给朋友的作品
【注释】:梁非馨,字仲明,唐人,曾出使辽国。 【赏析】:此诗作于天宝七载(748)。诗人在出使辽国归来之际,赠别同僚梁非馨,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劝勉之情。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首联“七年辽海信,消息几能真。”意思是说,我已经在辽国待了七年,但是消息的真实性却难以确定。这里的“信”和“真”都是关键词,代表了真实和可靠的意思。 颔联“见面或疑鬼,通名犹畏人。才穷容易老,病减勿忧贫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蝴蝶、蜻蜓等小虫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其一:翻飞在莲叶上的蝴蝶,像那粉红的花瓣;栖息在嫩藕上的蜻蜓,好似白色的丝线。 其二:绿阴浓密的树林中,人们散去以后,红色小鸟才飞回巢里。 其三:我笑着拾起同心结带,又留下一对比目鱼棋。 其四:隔河传来骑马奔跑的声音,迎头望去只见他们席地而坐,移步换景,好不悠闲自在。 赏析: 此组《湖上即事》共四首
【注释】 庚辰: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即公元791年。 驿: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人畜往来的交通站。 草际天:野草间。际,边沿、边际。 庙昏:庙中昏暗不明。昏,昏暗不明貌。 城晓:城头天亮后。 乐计:乐曲。江南近:指江南地区音乐。 烽讹:烽火误传。塞北传:塞上传来消息。 看花怀士兴:看到花儿就想起读书人的生活。怀,怀念。 空愧祖生鞭:空有祖逖当年北伐报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却惭愧自己不能像他一样为国效力
湖上即事四首 其一 湖水碧绿树影摇曳,朝云暮雨映得娇红。 燕子筑巢香乳沾湿,渔船网撒柳波荡漾。 花瓣飘落粘在鞋上,荷花盛开供酒器中。 断桥残雪山峰依旧,梦中飞向高空再起程。 译文: 湖水碧绿树叶摇曳,朝云暮雨使得景色变得娇红。 燕巢栖息在香气四溢的树上,鱼儿在水中游荡着。 花落在地上,粘在了鞋子上,而荷花则盛开在清澈的池水中。 断桥的残雪依然存在,而山峰依旧矗立在远方。 赏析:
种鱼供砚沈,留客让书床。 译文:种下鱼以供砚台之用,留下客人在书桌上休息。 注释:张受先,即张祜,唐代诗人。茅居留,作者所居之地名,这里泛指隐居之所。四首,《赠四首》之一。 赏析:诗中“种鱼供砚沈,留客让书床”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作者的清高脱俗和与隐士交友的真诚,以及他们相互尊重、相得益彰的友谊。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注释】 柳絮:春天柳枝上飘落的细长如絮的白色柳花。客舍:旅店或客栈。晚坐:傍晚时分坐着。走笔题歌者扇:随手写下歌词,在扇子上挥写。 【译文】 舞帘前,柳絮飞舞,悠悠飘向远方。 不必担忧团扇还在,可以楼外静听吟唱蝉声。 【赏析】 《柳絮》是一首写景诗。首句“舞帘前”点明时节是暮春三月,正是杨柳飞絮的季节。二句“悠悠”二字,写出了杨柳飞絮的轻盈飘逸之态。三、四句则以柳絮为喻,抒发自己的感慨
注释:柳絮随风飘舞,落在了客舍的夜晚。我在这时坐下来写歌,为的是赠送给歌者。 入夏没有雪,先秋就有风。这真是让人难以忍受。我怎能忍心将这种心情赠给他呢?他飘泊在外,笑谈自己行踪不定。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发了诗人离别友人时的感慨之情。首句以柳絮入题,点出时间是“夏日”,时值“初秋”之时,意谓“无雪”“有风”。次句写“无雪”而叹“有风”,既与首句呼应,又进一步烘托送别的氛围;同时
【注释】 柳絮:柳絮飞时,轻如无物,随风飘荡。 三者:指“客舍晚坐”中的“三友”,即“梅花、柳絮、竹叶”。 客舍:旅店。 晚坐:晚上住宿。 走笔题歌者扇:用毛笔书写,题在歌者(歌妓)所持的扇子上。 落袖红知白,沾池重更轻:衣袖沾了水,红色变白色;沾了泥,白色也变成灰色。形容色彩的变化无常。 隔池斜日澹,织月较分明:隔着池塘看到斜日(太阳西斜),月亮显得更加明亮;隔着池塘看月光
【注释】 清居:清闲的生活。爱泉石:喜爱山水。巢山:即巢湖,在安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自题其居的一首七绝。诗人以清新淡雅的笔调,描绘了自己清闲自在、与世无争的高洁生活,并表现出他恬淡名利、不慕权贵的人生境界。 前两句“清居爱泉石,似此亦怡然”,表达了诗人对清幽宁静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里的“清居”指的是诗人的住所,“泉石”则指代山水景色,诗人通过这两个关键词将自己的生活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赠人新姬二首 十四学弹筝,芙蓉旋双颊。 对镜怜如花,缘何笑桃叶。 对镜怜如花,缘何笑桃叶。 注释:十四岁开始学习弹筝,脸颊随着弹奏起舞。对着镜子里自己的模样,却像花朵一样美丽,然而为何还要嘲笑其他女子的美貌。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新姬(即妾)的生活和情感状态,展示了古代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及其心理感受。诗中“十四学弹筝”与“对镜怜如花”两句,展现了她年轻时对艺术和外貌的热爱
以下是对《赠人新姬二首》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按拍坐君侧:在君王身边坐下,按照音乐的节奏轻轻拍打。 - 珍珠一线长:像珍珠一样纤细的手指。 - 歌喉本鹦鹉:歌唱的声音如同鹦鹉一般清脆。 - 赢得作鸳鸯:因此赢得了与鸳鸯相配的美誉。 2. 译文: 你在学习弹筝时,双颊随着芙蓉花旋转,对着镜子怜惜自己的美貌,为何要笑比桃叶更艳丽的女子呢? 3.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