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辽海信,消息几能真。
见面或疑鬼,通名犹畏人。
才穷容易老,病减勿忧贫。
勉矣千秋事,毋为达者嗔。
【注释】:梁非馨,字仲明,唐人,曾出使辽国。
【赏析】:此诗作于天宝七载(748)。诗人在出使辽国归来之际,赠别同僚梁非馨,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劝勉之情。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首联“七年辽海信,消息几能真。”意思是说,我已经在辽国待了七年,但是消息的真实性却难以确定。这里的“信”和“真”都是关键词,代表了真实和可靠的意思。
颔联“见面或疑鬼,通名犹畏人。才穷容易老,病减勿忧贫。”意思是说,虽然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但是一见面可能会被误认是鬼魂。如果通名的话还会感到害怕。因为自己的才华已经用尽,所以很容易变老;但是即使身体变得消瘦,也不要担心贫穷。这里的“才穷”和“病减”都是关键词,代表了才华耗尽和身体消瘦的意思。
颈联“勉矣千秋事,毋为达者嗔。”意思是说,我希望你能努力完成你的千秋大业,不要因为别人的嫉妒而生气。这里的“达者”和“嗔”都是关键词,代表了成功的人和非难他人的意思。
整首诗通过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和劝勉之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质。